為了避免醫療糾紛,手術前,病患與家屬務必再三跟醫師、護理人員確認與溝通,才能符合自己的預期,且對健康有多一份的保障。
補教界陳老師在年假期間找了間醫美診所抽眼袋,希望讓自己變得更年輕一點,花了5萬元,卻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,不但手術後左眼的眼尾留下了明顯的縫合疤痕,右眼也因為眼皮縫合的關係,視線變得模糊,且整體看起來,似乎變得有些大小眼。因為這樣,假期結束之後,陳老師仍不敢到補習班教課,甚至整整一個月都不敢出門,她氣得跑回原來診所,要求執刀醫師賠償她一個月的收入損失達30萬元。
王媽媽前陣子則是因為腹痛、發燒緊急就醫,經過醫師診斷為急性腹膜炎,必須緊急開刀處理,但是手術之後,卻因為感染而造成肺水腫,無法順利拔除呼吸器,必須留在加護病房持續觀察。家屬質疑,為什麼王媽媽開的是腹腔,但卻造成肺炎,且比入院之前更為嚴重?
很多病患在被告知必須執行手術前,都曾顯得不知所措,即使是看似單純的醫學美容也是如此,對於需要動大刀的手術更是心生恐懼。到底進行各項手術之前,應該如何跟醫師溝通?病患又該做足哪些準備?
01 尋求專業第二意見
手術最怕效果不如預期,或者是手術之後伴隨而來的副作用、後遺症,不過,手術的結果也可能會讓病患遠離痛苦與恐懼,從惡夢中拯救回來。隨著醫學科技的精進,現代的手術早已不光靠大刀(大手術),有些複雜的疾病,甚至可以採取內視鏡微創手術進行,雖是大刀卻是小傷口。
不過,即便如此,手術過程仍有不可避免的風險需要承擔,馬偕醫院整形外科主任張世幸說:「有時醫學可以看做是一種藝術,會有很多選項,會依當時的狀況、病患的條件等等內外在因素,決定醫療的選擇方式。」當術後不如預期,或是在溝通過程中出現落差後,就可能出現糾紛。因此,在動手術前的溝通動作一定要做好,凡事問個清楚,才能減少日後的紛爭。
當決定動手術後,病患勢必出現焦慮,但是如果能在事前了解手術是怎麼一回事,並做好萬全準備,就能大大降低焦慮。而找對負責的醫師,絕對是一件最重要的事。張世幸建議,在做決定之前,盡可能聽聽第二位或是第三位醫師的意見與看法,也可以多和醫護人員溝通、討論。還可以從親友口碑及與醫師的對談中了解病情,再從醫師的專業度與誠懇度,來決定交由哪位醫師主治與動刀。
02 查詢書籍或網路
另外,時下網路資訊發達,也能從中找到與疾病相關的各種資訊。但要特別留意的是,用網路了解疾病固然方便,但是訊息卻可能良莠不齊,因此,對於其中的正確度與可信度也要有所保留。如果擔心自己查詢的網路資訊不正確,至少可以從醫療院所架設的網站上查詢,目前已有許多大型醫療機構都建置完成知識平台,提供民眾及病患查詢醫療資訊,能讓患者了解手術治療的過程與預後情形。
張世幸 則提醒,參與病友會也是一個能夠了解疾病的方法,畢竟從過來人的身上聽取的醫療過程、經驗分享,比從醫師口中所傳達而出的醫學名詞,更來得貼近,病友會就像是翻譯一樣。此外,現在幾乎每一種疾病都至少會有一個以上的組織,如台灣癌症基金會、兒童肝膽疾病防治基金會、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等等,這些基金會與學術機構都能提供相關的醫學知識給患者、家屬或一般民眾諮詢。
了解麻醉與術後照護在手術中,另一個重要的程序就是麻醉,這也是手術過程中最容易發生致命危險的一環。如果曾經動過手術或對某些麻醉藥品曾出現過敏現象,請務必跟醫師討論。
至於手術後的保養,也必須通盤了解。張世幸 說,通常醫療院所都會針對不同的疾病,給予衛教單張,如果護理人員忘記給予,病患也要記得索取。同時,也要問清楚手術後的限制,可以舉居家最簡單的例子,如行動會不會受到限制?如果抬手最好只到哪個階段?恢復期的進程為何?也可問清楚動完刀後是否可做平日的嗜好,比如說,爬山、騎車或蹲著種花草等等。總之,多方了解手術前後可能造成的影響,盡量與醫師溝通清楚相當重要。
除了一般外科手術之外,目前熱門的醫美整形手術,也是一大課題。張世幸說,由於坊間醫美診所牽涉到包裝與行銷,與一般大醫院定期做評鑑有很大的不同,通常若在醫院進行手術時,一定會跟病患解釋病情、做好麻醉前的評估、手術前的評估、辨識病患的要求等,有完整的術前溝通討論過程。但是,醫美診所恐怕無法如醫院評鑑般嚴謹縝密,因此,民眾前往時,更須留意自身權益。
張世幸 舉例,患者一定要問清楚,要求醫師講清楚手術進行的方式和過程如何?對於自己的要求能不能做得到?或者,要求的寬度與高度如何?恢復期多久?以及做完後的影響等,甚至連價錢都要談清楚才行。
未完,待續。
本文係張世幸醫師接受常春月刊醫療特寫之訪問文章,轉載自:常春月刊
留言列表